在现代工程施工中越来越多使用施工升降机,施工升降机是人货两用型垂直运输设备,属于高风险类设备;升降机的安全使用事关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施工升降机事故常常会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引起管理部门以及使用单位的高度重视。
为了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施工升降机自身设置了众多的安全装置:上、下限位装置,上、下极限限位装置,上、下减速限位装置载荷限制器装置,吊笼防冲底装置,吊笼防冲顶措施,驱动装置及吊笼防脱双重安全钩装置,各门机电联锁装置,吊笼防坠落安全器等安全装置。金沙9001cc以诚为本的施工升降机在以上基础上又增加了:标准节导轨防螺栓反串的安全装置;防坠落安全器是吊笼安全最重要的,也是最后的守护者。
事故1:防坠器隐性故障
事故概况
事故升降机为无对重体、三电机驱动型式,事故前,中间电机减速器故障,吊笼停在17层,当时上位和下位电机制动器均未装护罩。当维修人员安装中间的电机时,吊笼突然坠落,在下落过程中,防坠器动作,但由于存在隐性故障,未有效制停吊笼,吊笼稍作减速后,落至地面。
事故前,中间的减速器故障,维修人员已安装更换完毕,正在人工安装其连接的电机。事故后发现中件电机未接电源线,并且电机轴可自由旋转,说明该制动器已被打开(未处于制动状态),该电机当时并未通电运行。下位电机的制动盘4根滑杆向下弯曲,制动盘与固定体未闭合,其上部间隙达到5mm,而下部间隙几乎没有,制动器已完全失效。上位电机制动力矩试验值最小为91N.m,不足以制停当时吊笼及数名维修人员的重量。
吊笼在下坠过程中,防坠器动作,但没能制停吊笼,吊笼坠地后,微动开关动作;防坠器外壳从3个连接孔处严重开裂。解体防坠器,发现制动摩擦片厚度约3.0mm,只有原出厂时厚度的一半;制动锥鼓制动面明显有发热发蓝现象;蝶形弹簧压紧,圆螺母全部跟进,偏心块机构完好;制动摩擦片表面有一层厚度约为0.2~0.3mm的深色研磨粉尘混合物,表面光洁、质地脆硬,可轻易地从制动片上剥离,这是制动锥鼓和制动片长时间研磨而引起的结果。
事故分析
事故前,升降机维修人员未能识别故障吊笼处于17层(高度约50m),是一个极大的安全隐患。
事故前上、下位电动机在待修停机的数天中被拆除制动器防护罩,因工程施工粉尘较多,加上天气偶有阴雨,久停后初次开机会对制动性能造成影响,其制动力矩试验结果约为91N.m。该升降机的中位制动器存在故障,使整个吊笼制动能力下降,但由于平时吊笼运行很少满载,传动系统中有2个电动机能正常工作,基本能满足吊笼正常运行的要求,此时,吊笼运行情况不会有明显的异常。但当吊笼载荷偶尔接近额定值,如防坠器动作速度调为1.0m/s的负偏差时,在下行制动时会造成制动距离过长引发防坠器动作锥鼓轻度跟进。这种动作处于临界动作状态,此时操作人员未感觉到升降机有明显地异常。但实际上防坠器在下行时经常处于准动作状态,再因防坠器上有数个出气小孔,当湿度较大的空气进入后,制动锥鼓对摩擦面的高压强作用下,摩擦面相对滑动引起高温;摩擦下来的粉尘和潮湿空气形成了摩擦系数很小的研磨粉尘混合物,随着不断的高温下研磨,混合物变硬,表面变光滑,大大地降低了防坠器的制动性能。同时,升降机经常在防坠器准动作状态运行,会加重动力单元的负荷。理论上,1个吊笼上的3个电机只能接近同步,但不可能完全同步。所以,应该是中位电机的运行速度要稍大于上、下位电机,造成中位电机经常性过载而致蜗轮减速器故障。
上、下位电机制动器未装防护罩,环境条件对制动力有一定的影响。事故时,维修人员在抬起电机轴联轴器与减速机高速轴联轴器对位插入并调整位置方向时,电机后部意外向下滑落,正好撞击在下位制动器的滑杆位置,滑杆直径一般约为12mm,是制动盘开闭滑动的导向部件,撞击造成了滑杆弯曲,制动盘倾斜,制动器瞬间失效,而此时上位动力单元的制动力不足,吊笼加速下坠,达到一定速度后防坠器动作,由于防坠器制动片表面覆盖有研磨形成的混合物,摩擦系数很小,不能有效制停吊笼,吊笼坠地,同时造成防坠器外壳开裂。
事故2:随意拆除防坠器
事故概况
施工升降机在事故发生前属于待拆卸、间隙性使用状态,安装高109m。事故前几天,左笼下行防坠器经常动作制停,维修人员误以为是防坠器误动作问题。事故发生当日,当吊笼下行至28层防坠器再次动作时,3名维修人员携带换用防坠器进入吊笼,当拆下防坠器后,吊笼坠落。
事故发生原因
1)环境因素对制动器影响升降机在事故前系基本停用的间隙性作业,其制动器部位未安装防护罩,外墙石材干挂作业粉尘飞扬和阴雨潮湿空气,这种环境情况对间隙性工作的制动器危害更大。如果升降机频繁作业,由于制动器开启闭合时,有气流冲击能及时除去积累的粉尘。事故后,对2台制动器检查发现,1台制动盘明显未闭合完全失效,从79m高度坠落冲击未使其复位闭合,说明该制动器被粉尘卡位程度十分严重。在另一制动器制动性能试验中,也发现制动器中有大量的粉尘粘附,5次制动力矩试验值均在75~160N.m之间,说明该制动器制动力矩仅为额定值的30%左右。
坠地速度分析计算事故前因对重钢丝绳在天轮上卡绳,项目部考虑到升降机已基本停用,于是维修人员切断了对重钢丝绳,将对重体放置于地面,使当时左笼处于无对重状态。左笼坠落时,吊笼重量约为2 180kg,无对重,一只制动器已完全失效,另一只制动器制动力矩约为75Nm或更低。传动机构的速比为1∶16,驱动齿轮分度圆直径为120mm,坠落距离为79m。如果不计各项阻力和摩擦力,吊笼落地时的速度为15.3m/s,约是吊笼正常下行速度的23倍。
3)维修人员判断错误从本例事故看,引起防坠器频繁动作的原因是受环境影响制动器失效制动能力下降,但人员未分析查明防坠器动作原因,错误地认为是防坠器存在误动作故障,在无对重情况下,冒险空中拆除防坠器,造成了吊笼坠地的严重事故。
事故教训
1)无论是在升降机检查、维修作业时,还是更换或其他特殊情况下,都必须把吊笼降至地面,无法下降的,应采用钢丝绳或卷扬机等设备或工具,可靠地固定吊笼后方可作业。在升降机维修、升降节时都应保持防坠器正常有效。
2)防坠器动作后,必须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方可复位投入运行。
3)应多加重视环境气象条件对电机制动器制动性能的影响。制动器防护罩应及时装妥。停用3天以上,或环境潮湿、粉尘较多的环境下,每天使用升降机前,应在地面站开闭制动器数次,以驱散制动盘上的粉尘,保持正常的制动力矩,检查时,应逐个观察制动器的开闭情况。必要时进行制动性能试验。
4)防坠器应进行正确的维护,严禁在离心块和制动鼓上加油加水。每年按时年检,满5年应及时报废。壳体出气孔应朝下,每次动作后应把圆螺母按要求规定复位,保持标志销位置处于正常位置。正常使用时,按规定每隔3个月进行1次坠落试验,以验证其动作制停情况。
5)时间超过一个月未连续使用的施工升降机,在使用前必须全面检查,并做防坠实验;
6)防坠器按规定必须每年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年检,这期间,吊笼不得运行;
这2起事故的原因有一定的共性和隐蔽性,无论是管理者、安装人员、维保人员还是操作者都必须时刻牢记“安全”这两个字,绝不允许存在侥幸心理去处理一些细节问题。